公孙大娘曾经跟自己儿子说过,处在风口上,连猪都可以飞起来。钟繇也说,大势如潮,人于其中宛如行舟海上,随波涛反复不定……这些其实都是一个意思,乃是说个人与时势的辩证关系。
以此而论,如果说中平二年的公孙珣、曹操等人是感受到了波涛的汹汹,选择放弃时势,退后一步养望自重的话;那相对应的,袁绍就是蓄势待发,在洛中等待着一个最好最大的时机,准备一跃而起。
不过,相对于这二者而言,这一年真正因为时势而一飞冲天的,乃是紫山贼张燕,他真就是那只处在风口上的猪。
没办法,真的没办法……中平二年的河北,唯一的主旋律就是底层社会秩序的崩溃,经过上百年的内部矛盾积累,底层百姓的生存本就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然后忽然间一场席卷了大半个河北的黄巾之乱就出现了。
几十万人的大战绵延大半年,而战乱后是根本无法阻挡的大疫,是让人对官府彻底绝望的加赋,是让人最难以忍受的饥荒,一次次的冲击下,原本就很脆弱的社会秩序如同薄薄的鸡蛋壳一般,被一触而碎……等到了中平二年夏日,随着凉州叛乱,皇甫嵩带兵离开,或者说随着中枢选择性的暂时放弃了对修复河北秩序的努力后,整个河北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