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问题可难不住江翎雪,比如说水车能解决灌溉问题,比如说电力能节省人力,这些例子多了去了,谁敢说这些和民生无关?
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肯定没人去查过三百六十行都是什么吧,耕地、车水、种玉米,卖包子、卖年糕、卖凉面,就连卖纽扣、打草鞋、缝袜子的这都算一行,可你细想,哪一个它没其中的道理?
耕地是要耕多深,种玉米是要什么季节播种几天发芽多久成熟,包子要蒸多久才会熟,太多太多了的为什么了,这其中都是道道,可老百姓都会,要是归为杂学,那就啥也别干了。
这些都是从小了说的,往大的说,水车能灌溉,但苍岚如今并无水车,人人都盼着增产却只能看天吃饭,为什么?如果有水车,有人造雨,再加上杂交育种增产还是神话吗?
国家要发展,没点创新能力怎么进步?
“你说的那什么水车,真的能解决灌溉的问题?”杨夫子听上了瘾,也会时不时的问一句。
那是自然,江翎雪当即就把水车的模样大致画了出来,它的原理很容易理解,配图稍微一讲就能明了,“听着很简单是吧?可是水车要多大,水槽要多深,杨夫子真以为这些不计算就能随便鼓捣出来的?杨夫子,耳限于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