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钱在学校买一份菜,大部分学生都是早上出门时从家里带菜到学校,第三节课下课时把菜瓶放到蒸饭的蒸笼边上热一下,到第四节课下课吃饭时菜就热了。没能把菜瓶放在最贴近蒸笼的孩子则只能把菜拌在热饭中,这样饭的热量总能把菜里的油融化。
班里的同学根据人数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个席长,席长负责拿着木制的饭票去食堂取饭。饭蒸在一个长方形的铝制容器里,取饭时食堂师傅用模子在饭上一按,印出深深的印痕,这算是把饭分匀了,然后又根据饭票显示的数额多少来增减饭块。席长端出饭后,同组的同学在席长的监督下围着盛各自的饭。学校只有一个水龙头,吃完饭后,学生们经常为抢水洗饭盒挣得不可开交。
家里伙食油水越来越少,萝卜白菜,清汤寡水,实在难打起胃口。但在学校中午这一餐,高翔却能改善生活,陈建平是从家里带菜来学校,中午吃饭时,有什么好吃的总会分给他吃。他爸爸是陈世宝,生活条件当然要好得多。
陈世宝是支部委员,先开了个小卖部,使他家成了方圆几里内的中心。赚了钱后,又买了当时村里少有的打米机,这样一来,本来村里打米都得去供销社,现在他把一部分生意揽下来了。靠着小卖部跟打米机,农闲时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