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快近年关,陡然冷了许多。谢宁穿过梅园的拱门,手里揣着汤婆子,披了一件百花褶长领斗篷,整张小脸都快隐在帽沿上的毛绒下了。云裳在一旁撑着伞,细雪就落在绣着红梅的伞面上。
穿过几座假山、亭台,就到了常老太君的般若阁。今早谢宁起身不久,丫鬟翠英就来了,说是新进府了些锦州的好料子,老太君让各房的夫人、姑娘们去她那儿挑些自己喜欢的,裁几件新衣裳,顺道阖家女眷们也一起用个早膳。谢宁这才领了云裳过来。
般若阁修得有些偏僻,像是从翠竹林里劈开了一道口子,这两层高的楼阁就嵌了进去。飞檐勾起一个流畅的弧度,屋顶左右立着一尊石刻的笑弥勒。
谢宁她们到的不早不晚,云裳收了伞,规矩地立在一旁。看门的丫鬟撩开了门口的翡翠珠帘,谢宁移步进去后,便有婆子来替她宽下斗篷。屋里地龙烧得正旺,将寒气都阻隔在外。
她刚刚进门,座席上便有不少夫人、姑娘偏过头瞧她,只是这回不善的目光明显少了很多,或者说是她们刻意收敛了起来。她没有多想,径直去寻了个位置坐下。
她左边坐的是七姑娘周熹容,穿着鹅黄色蝶花袄裙,很是乖巧地问道:“听闻前些日子二嫂嫂身子不适,近日可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