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喜剧电影,尤其是贺岁喜剧,一直都是冯晓刚的天下。他和葛尤大爷的搭配,就如同春晚上的“白云黑土”一般,成了每年年底绝大部分观众的期盼。
不过喜剧这种东西吧,想要有笑点的话,最根本的就是要接地气。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清北双一流毕业的高材生,你通篇都是“愿为青藤门下走狗”、“你道本部是个书生,本部倒是个将首”之类的,大多数人是笑不出来的。
谢耳朵要是不犯蠢,也只不过是个毒舌有神经质的普通天才罢了。
但是接地气这种东西,不是你想接地气就能接上的。刚开始的时候,“冯氏喜剧”的主题,大多讲的还都是小人物的离合悲欢。这也是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原因,因为这些事大多就发生在身边。
观众越喜欢看,电影的票房就越高票房越高,导演就越成功导演越成功,就越想着追求更高的艺术内涵……然后,电影就离观众远了。
这就是为什么冯晓刚和他的“冯氏喜剧”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不得人心的原因。
看看甲方乙方,在看看私人订制。只能说,有钱限制了大佬们对平民的想象。
不过还是那句话,谁都不是无可替代的。“冯氏喜剧”不行了,自然会有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