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理解题和小作文。更可怕的是,小作文占分比例还特别高,要是文章写得差了那么一点点,甭管你能背多少书,都没戏!朝廷选的是能学以致用的人才,不是复读机。
沈钰比较庆幸的是,这会儿没有八股文,文章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不然的话,难度系数太大,语言体系还未完全转换过来的沈钰怕是真的想撞墙。
这时候又看出天才和普通人之间的差别了。
沈钰和陈恪都是头一回做文章,陈恪埋头苦写,偶尔住笔深思。沈钰的表现格外不同,想着但凡是文章,甭管古文还是现代文,一般都有套路。
这么一想,沈钰也不急着动笔,先问陈秀才要了他以往做过的文章,仔细拆分了一下每篇文章的大体框架,竟然还真被他总结了那么一丢丢套路出来。
目睹了这一切的陈秀才:……
我真傻,还想趁此机会锉一锉他的锐气,故意没教他们该怎么写文章,就想看他犯傻好逞逞夫子的威风。结果人家根本没在意,随便看几篇文章还真就让他看出了其中关窍!
陈秀才苦逼,沈钰同样苦逼。文章结构确实能分析出来,问题是理论和实际之间也差着不浅的鸿沟。
拿策论来说,既然占了一个论字,就得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