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吗?既然考不上,就不能走点别的路。傅折桂是看不上傅老秀才的这种做法的,但她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似乎也没什么资格批评他的做法。
但傅老秀才的做法害了一家人倒是真的。
他每次科考都去,科考回来都会大病一场,平时又不事生产,家里全靠周氏给人做针线赚一点钱,那点家底早就败光了,全家人过的苦不堪言。
“四月间就要春试了吧,你的路费准备好了没?”傅折桂的前身就是为了给傅登科凑路费才会夜以继日的在冰河里洗衣服病倒的,就在她死前,还不肯放下这件事,傅折桂想忽视都难。
“没有,我不想去参加了。同窗给我介绍了一个私塾的生计,我去赚点银子养家也好。”傅登科似乎早有打算。
傅折桂眼前一亮,她觉得这个办法挺好。家里情况不允许,傅登科要是有心,可以一边赚钱,一边继续读书。下一届科考,有了钱,学问又精进了,也许考上的机会更大一点。
现在让他去,他顶着这么大的压力,能发挥的好才怪。
想的很好,现实却是,“爹能同意?要是他知道你不去科考,不被马上气死才怪。”
傅老秀才的身体可糟糕透了,就剩那么一口气或者说一股执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