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洲先生是个直爽的人,他说自己病势沉重,我觉得应该是真的。”伊藤博文道,“毕竟,从道是他的亲弟弟,政见再有不同,总是血浓于水。从道惨死,他一定会非常伤心的。”
“听那些外国报纸上说,从道被清国人斩首了……”木户孝允想起了外国报纸上的那些关于西乡从道、赤松则良和谷干城等将领和全体日军俘虏都被清军砍掉了头的报导,心中不由得一缩。
“这是很有可能的。我担心,征台军现在很可能都已经被清国人处决了。不会有活着的俘虏了……”伊藤博文悲叹道。
二人正相对默然。“摄津”号的舰长坪井航三大尉走了过来。
“鹿儿岛就要到了么?坪井君?”伊藤博文看到远方出现的海岸,问道。
“是的,大臣阁下。”坪井航三大尉答道。
伊藤博文看了看这位相貌朴实的海军军官,露出了一个感谢的笑容。
在见到“摄津”舰上的水兵们忙碌的进行勤务工作的那一刻,他对这位曾留学美国的海军军官已是大起好感——虽然他指挥的这艘排水量仅有920吨的旧式炮舰现在已经老旧不堪,而1868年就已服役的“摄津”号却还保持着轮机和火炮均完好可用的良好舰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