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下的伤亡,他声嘶力竭地对着通话筒喊叫,催促轮机室加快航速,“孟春”舰渐渐离开“凤翔”,向远处驶去,留下“凤翔”号独自承受中舰的致命炮火。
作为1艘炮舰而言,“凤翔”舰的舰体设计显得略为怪异,军舰外观上的主要识别特征为三桅单烟囱,前后桅上都设有了望桅盘。军舰的主甲板非常低矮,为了增强适航性。提高破浪能力,军舰的舰首设计了一段不长的首楼,首楼甲板上设置锚床和吊锚杆,并安装有1门178毫米口径旧式前膛炮,首楼内则是起锚绞盘、锚链舱等设施、舱室。自首楼向后,“凤翔”舰的主甲板配备有1门同为旧式的140毫米口径克虏伯后膛炮,在这样小的舰体上承载如此之大的火炮,使得这艘小炮舰的甲板上显得拥挤不堪。由于低矮的主甲板在航行时容易上浪,“凤翔”舰的主甲板外缘又增加了一圈可折倒的挡板。这种挡板在高速航行时支起,防止海浪扑上主甲板,作战时则折倒放下,以露出安装在主甲板上的火炮,方便射击。由于密布舷边都是折倒的挡板。甲板上的火炮武备也似乎淹没在杂物和上层建筑的阴影中,使得“凤翔”在陌生人眼中,很难与一艘军舰联想到一起。
伊东佑磨之所以将炮舰“凤翔”编入这次出行的序列,原是没有预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