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一个人了。
翁同龢的眉头瞬间拧紧,他提起笔来,在三个名字之后,写下了“林义哲”三个字。
林义哲此前历遭言官弹劾,毛董二人虽未直接弹劾于他,但那些言官却有不少是二人的门生故交,是以林义哲忌恨二人,借机出手报复,是完全可能的!
可是,这位“少年新进”有没有这样的心机手段暂且不论,单单就他这么一个年轻后生,又凭什么让李鹤年、文煜和沈葆桢这样的封疆大吏来为他上这个杀人之折呢?
沈葆桢是林义哲的姑丈,实际有如生身之父,对林义哲一直爱如己出,言听计从,林义哲说动他联名,是可能的。
可李鹤年和文煜,同林义哲并无交集,与沈葆桢的关系也不过泛泛,却是为何要为林义哲上这个折子呢?
因为罢免毛董,他们俩并不能从中得到任何的好处啊!
而林义哲借李鹤年的手上折子,一举参倒毛董二人,他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呢?难道仅仅是为了睚眦必报——报复毛董当年袒护参他的言官之故?
“如果当真能说服李鹤年文煜与他联手的话,那我对他可真的就得刮目相看了!”翁同龢站在原地,手指轻轻的捻着胡须,渐渐的陷入了沉思之中。
良久,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