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不住啊,内阁虽也有几个和常宇关系不错的,但也不敢正儿八经的出来帮架,至多不火上加油已算有心了,那几个勋贵也是一样的心思,这样一来崇祯帝哪里招架的住,便开始摇人了。
摇谁?
首先得自己这边战线的,其次还得有分量的,否则你叫几个宫女太监上线送人头么。
那信任的必须是常宇了,只是这货就是导火索,他来那火会烧的更旺盛,而且他也没空来,于是乎,李岩就成了人选,常宇的心腹,当朝柱国,总兵官手握重兵,战功赫赫,然后周遇吉,柱国,勋贵,常宇的死忠,唐通,近又亲又忠,勤王时唯一赶来的就是他啊。
果不其然三人一到京城,配合默契任凭朝臣火力全开,片叶不沾身,周遇吉管骂街,唐通管和事佬,李岩管打嘴仗,一君三臣子愣是将满朝文武弄的憋屈直冒烟。
也因此,崇祯帝对李岩愈发喜爱和器重,几乎每日都要召其入宫说话,当然不是闲扯淡,问治国,问军事,问民生,李岩是有问必答,听的崇祯帝赞誉不绝,心道李自成可算是给他栽了棵好乘凉的大树,当然也幸亏常宇这个伯乐给挖了墙脚。
其实以前崇祯帝对李岩并无好感,或者说他对于出身贼寇的都没有好感,之所以当时给李岩封了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