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一大笔钱之后,第一选择往往是买田。
那这大唐还搞个锤子的工业,因此李盛给李二的奏疏建议就是,原则上……
只有朝廷搞不定的高难度项目,才交给民间的富商参与。
目前朝廷怎么可能有技术障壁需要民间力量去突破的……
难道李二这货自己也有什么新思路要搞?
可问题是这民间也没有能力搞什么技术突破吧……还是老李这货也是神通广大,认识什么奇人异士,或者顶尖的能工巧匠……
毕竟这年头需要解决的国家战略技术壁垒,基本都是自己搞出来的,主要瓶颈除了各种在后世看来十分基础,但在这个时期还真就都妹有的材料比如橡胶,也就是一个工艺问题了。
加工精度不够,大量的项目就只能停留在图纸空想上。
总的来说,李盛得知老李居然有朝廷官办钢厂的股份,心中也是十分纳闷,不过想想好像也不是完全不合理,也就听之任之先办事了。
至于办的什么事……
自然便是李盛的订单,除了船用蒸汽机之外,陆用,以及……
飞空艇用的蒸汽机,统统都是同一批。
这让李盛不禁十分感激神州还好够大,人口够多,哪怕是经历了几百年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