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的皇位继承制度是嫡长子制,只要皇后生下了儿子,能够顺利的长大成人,那就是板上钉钉的继承人了,无人可以去改变。
在大明朝,只要皇后有儿子,那其他人不管你有多么才华横溢,多么天赋异禀,你都可以一边玩去了。
如果皇后无子,那也是由年长的皇子来继承。
嫡长子制度,有利也有弊,他避免了同室操戈、兵戎相见,但同时,每一代继承人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而皇后的子嗣,可是关乎着大明朝的国运大事,皇子更是未来的希望,皇帝登基后最重要的一件事,不需要你有多么了不起的丰功伟业,而是要诞下皇子。
不管是后宫的嫔妃还是朝中的官员,甚至是那些宗室亲藩和勋贵,无一例外,他们对于此事也是极为关注的。
朱由校在这件事上也是这样认为的,皇子继承人,在这个时代是超越一切的大事。
他可不会忘记,当年武宗皇帝因为没有子嗣而被黑成什么样了,板上钉钉的战功和政绩全部被文人们的笔墨给无情的抹杀掉。
正德年间,武宗率领的明军和达延汗所率领的鞑靼骑兵以应州为中心爆发决战,两方军队人数超过十万人参战,大小交战了十几次,此战大败之后,达延汗同年就突然暴毙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