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仁二年,姜思澜从寺庙回宫,宁仁帝封其为贵妃,封号:澜。
本来,宁仁帝最初拟定的封号是“贤”字,可太尉高俭、御史大夫陈启和翰林院周正卿等一干老臣再次炸锅。
贤者,多才也!
泛指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如:贤明、贤德、贤能、贤淑、贤哲等等。
可姜思澜何德何能,能配上“贤”字?
文坛圣贤之后的孔孟诸家也纷纷上书,愤慨陈词:陛下好颜色,不惜以残花辱贬圣贤。
这话就太重了!
宁仁帝只好另取“娴”字作为姜思澜的封号,既谐音“贤”字,还能暗搓搓地表示,姜思澜优雅高贵、柔美文静,是个庄重不轻浮的美人。
讲真,宁仁帝对姜思澜是真爱无疑了,一个封号都这般走心,比枕头还厚的《说文解字》被他翻了好几遍。
可朝臣和文人们不买帐呀!
姜思澜轻不轻浮,长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皇上为了这个女人,指鹿为马、掩人耳目,简直就是被妖妃魅惑的表现。
没当上皇后,还被污灭为妖妃,姜思澜火了,自请封号为“澜”。
澜也,波浪矣!
既然不许我贤淑,不许我文静,那我就掀起波浪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