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身朝地里望了眼,见该翻的地都完成了,就点点头给他记下了工分,三个。
这会是六零末,农村里的人都是靠赚工分过活,男人一天有六个公分,女人则是四个工分,不满十六岁的孩童一律减半,而一家老小吃饭都要靠这些工分解决,如果不够?那就只能饿着。
比起这些,最糟糕的是连工分都没得赚,由于干旱、洪涝一类的天灾,每年都会有人流离失所。到了夏秋时,村子里偶尔也会有要饭的路过,但很少能得到施舍,有个半块饼子已经是感恩戴德,村里每个人也都只能维持着半饱的状态。
好在前些年挖光的野草又长遍了山野,实在顶不住饿的,还能挖点野菜充饥,不过这活只能让家里的老人或者孩子去干,青壮年都有生产队统一分配的任务,完不成就拿不到公分,公分少,年底就分不到多少东西,说不定还得倒欠生产队。
到了年底的时候,大队里会统一计算每家每户这一年赚到的工分,如果扣除每人吃掉的粮食后还有剩余,那就按工分多少分配余下的粮食和猪肉等物,要是年成好还能分到一些粮票、布票这样的好东西。当然,拿钱也可以,但很少有人愿意这么做,这时候物资很匮乏,大部分东西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都要凭票购买,光有钱是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