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领命而去,另一人扶着太师在附近一处繁荫下的石桌上休憩,又被打发去端茶拿点心了。
人将离开,傅诤缓步从树后廊下走出,老太师叹道:“我秦家独善其身这么长时间,今日被你一句话就给毁了。”
傅诤在旁坐下,答非所问道:“这次科举考生中有个名叫秦英的,可是太师的孙儿?”
两日前,傅诤担任科举主考的任命状已发了下来,秦太师想从他脸上看出一丝端倪来,无果。便道:“别提了,是我家那不成器的孙子。书没读多少,小打小闹而已。”
“太师过谦了。公子的文章我看过,做得不错。”傅诤如实道,至少比养心殿里那位好上不止百倍。
科举期一至,南北各地的士子们陆陆续续齐聚在京城。同武举比划一般,一群巧舌如簧、牙尖嘴利的儒生汇聚一堂,少不得出个题,写个文章,互相比试一番。对自己有信心的还可以携着文章去考官府上毛遂自荐,此次因为主考傅诤住在宫里,直接导致副考家的门槛被踩烂换了好几条。
傅诤闲暇时微服去过几次国子监和文苑,看了几场文试,对一个叫秦英的少年印象颇深。回来翻了名单,顺着查了下去,与心中所料一般,是秦氏中人。
老太师像是猜到了傅诤话里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