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难登大雅之堂的通俗,现在甚至被冠上了“启民智、救国家”的重任。
只可惜优秀的白话文还是太少了,新发的期刊上连载的还是晚清四大谴责之一《老残游记》呢,端秀前世倒是拜读过,实话说,对于习惯了快餐文化的她来说,很难被吸引,当初就抱着读名著的心态,断断续续看了一遍。
这篇在现在来看自然是极好的,要不然也不能在已经成书的情况下,还能重复在报刊上进行连载。
但它同样缺少的一个重要特质,那就是娱乐性,作为一篇谴责,可想而知里面的内容必定是沉重而阴暗的,对有才学有抱负的人来说,倒是振聋发聩,引人共鸣,可对于绝大多数民众来说就不够有趣,不够有吸引力了。
何况现在的,讲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要表达作者本人的思想抱负、治世理念,免不了通篇的说教意味,带有太过强烈的个人主观性,这就很难让读者,特别是那些没什么文化的读者接受和代入,与其在这听你讲社会多么黑暗、朝廷多么腐败、吏治多么严苛,百姓们当然更愿意去听断小曲乐呵乐呵啊!
而后世的就是胜在它的娱乐性和普及性上。
端秀真想写一部真正的白话文寄过去,别的不敢保证,但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