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工具“准确”的要求。
很快,人们就发现了一个好办法,用不同的语调语速韵律是可以起到进行区分这个作用的。比如,“天啊”既可以是愤怒,也可以是悲伤;还可以表示叹息、疑问,以及表示惊恐、开心等等。
于是乎,就慢慢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强调。比如楚招魂曲,不用去管你的文字是什么,只要是这个曲调说话,就是表达亲人离世的悲伤。
这就是歌。
然后人们发现,相同强调的前提下,在字数等方面进行对应,就会唱起来很轻松也便于发音。
把有曲调的歌和这些字结合起来,就成了诗歌。也就是说,诗歌在那个时候,并不是后世那种供人吃饱了消遣,而是有着非常巨大的实际作用的。
中国古典诗歌有两个源头。一个是代表现实主义的周朝的《诗经》,另外一个是代表浪漫主义的楚国的《楚辞》。
我们这里只讨论《诗经》。
周朝正式设有采诗之官。不要以为是周天子非常文艺范,于是心血来潮封个拍马屁的闲官,人家的职责可是国家安全与发展。
每年春天,诗官就会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百姓的各种情况全部收录并整理好,然后交给负责音乐的官职太师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