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清朝入关以后,有鉴于明朝宗室分封过滥,过多,到了晚明犹如猪狗一样,成为国家的最大的包袱的缘故。
所以在宗室分封上十分小心,在制度上尤为严格,明朝宗室就藩地方,而清朝宗室不就藩,一律养在京城。
必须承认的是,在整个封建时代,在宗室就藩,袭爵,继承的制度上,清朝做的是最好的一个,可以说得上是完美的。
清朝宗室爵位实际分为十二档: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
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皇帝的儿子可以直接封亲王,也可以封贝子。从亲王到贝子基本上皇帝的子嗣,属于近亲宗室,贝子以下就属于次等和远亲宗室了,不入八分的更低。
清朝是嫡长子继承逐辈递减。
其他诸子以考封袭爵的方式继承,与明朝把宗室当猪养,不理政事不同,而清朝宗室是参与国家政务的,尤其是皇子更是直接处理国政入主军机处,带兵打仗。
清朝的爵位继承是逐辈递减世袭递降,就是一辈降一级,比如说你是亲王,只能有一个儿子袭爵。
基本上是嫡长子只能为郡王,嫡长孙贝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