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儒家也承受不起,到时候,整个大秦的儒家都将遭受到重创。
嬴政之所以将山东儒家接受,便是为了未雨绸缪,他心里清楚,大秦想要统一六国,就需要付出大代价。
也需要找到能够让山东六国遗民信仰,亦或者让山东六国之人能够感受亲切的文化。
思来想去,嬴政选择了在齐鲁大地之上兴盛灿烂的儒家文化,甚至于不惜将公子扶苏拜在儒家门下。
只是儒家外来,本来就心思不纯,以至于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将扶苏忽悠瘸了的情况。
心中念头转动,嬴政迟疑了,他心里清楚,一旦按照公子高的想法来,之前的部署都将前功尽弃。
这一刻,嬴政望着嬴高与扶苏,他在思考扶苏与嬴高两个人身上的价值,以及公子高与儒家对于大秦带来的利益。
毕竟在这个时代上,只有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而且他是大秦的王,最优先考虑的便是大秦的利益。
至于父子情分,都在大秦之后,为君者,当以公器为先。
所以,在思考了许久之后,嬴政便在心里做出了决定,他心里清楚,在大秦之中公子高的作用最大。
所以,只能是委屈公子扶苏以及儒家了,而且他之前的部署,将会在这一次之中支离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