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官说崇祯五年河南全省大旱,扯几把蛋。
黄泛区老百姓苦矣。
当然有大雨的原因,但更多是人祸。
以黄河来说,明代原来定有“三年一小挑,五年一大挑”的疏浚制度。
万历以后“凡大挑、小挑之费,俱入上下私橐。”
“天启以前,无人不利于河决者。侵尅金钱,则自总河以至闸官,无所不利;支领工食,则自执事以至于游闲无食之人,无所不利……于是频年修治,频年冲决,以致今日之害,非一朝一夕之故矣。”
潘季驯之后,再无能人干实事。
这正是崇祯年间“河患日棘”的根本原因。
其他水系的情况也差不多——
大臣奏:东南时患水灾,皆水利不修之故。
崇祯皇帝问:水利为何不修?
钱龙锡回答:水利是东南第一大事,但修理需要钱粮。
朱由检一听要钱,急忙开动脑筋:要修水利,可扰民否?
征发劳役白干活当然扰民。
那正好,不要修了。朱由检舒坦了,我不能扰民啊。
各处水利严重失修,大大削弱了农民抵御天灾的能力,而官府一味追比钱粮又迫使农民大批逃亡,更加重了灾荒的破坏性。
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