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再用“科学”指导“技术”的升级换代。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然后科学转化为技术再进一步成为生产力。
但是他们等不及。所以“基础科学”这种东西就没人玩。
也别说古人了,哪怕在他们的千百年之后,同样有一大批人说上月球上火星有屁用,有那钱发给我多好。
古人的子子孙孙一样目光短浅。所以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汉代宋代就有简易木制收割机,后来失传了。因为原始机械并不好用,浪费挺大,效率也一般。在人力收割面前甘拜下风。
人工不比机械牛逼呀?结果就是人们对继续升级改良机械毫无兴趣了。
古代一样有镗床转床等,无非就是全用人力。人力更便宜,所以没兴趣用水利。
元代一度普及过几十锭的水利纺纱机,比300年后英国工业革命初期的纺织工厂用的玩意还先进些。结果后来反被三锭人力脚踏纺纱机打败了。
天朝人力资源太丰富了,机械在人力面前居然没多大优势。
同样的,天朝一直标榜最早发明了印刷术,但是直到抿国,文人靠手抄书都能糊口。人多,抄书比印书便宜。
内卷,人力过剩遏制技术进步。这也是“奇技银巧”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