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 第44章 钱难赚
比如再过几年后的张慎言就提出明末物价暴涨的一个原因是“非钱少之患,正钱多之患也”。
    大明朝廷铸的铜币本来就少,而且还流入东南亚、高丽、倭国等地相当数量,市面钱不够用。那自然有私铸的填补,甚至要超过官钱数量。所以“则钱多于私铸之患也。”
    除非是特别劣质的私钱,那倒是好区分。因为偷工减料的原因,比如锡铅锌掺多了,工艺又不好,会导致钱文模糊,色泽差,钱质脆容易折损。
    比如“千钱不盈三寸”。一千枚私钱累叠在一起高度居然不超过三寸。甚至还有“贯之以缕,入水不沉,随手破碎”的垃圾货。
    要么就搞出机制币来防伪。然而这太难了。就算水力或人工冲床能将就用一下,现今也找不到能刻钢版模具的工匠。以后再研究吧。
    另外,拜朝廷低下的行政效率所赐,大老爷们又不知道市面上有多少货,又该发多少钱币,金融秩序也没的,各地不时会有银贵钱贱或者钱贵银贱的现象发生。
    所以铜钱币值相当不稳定。这个月一两银能兑换一千二百制钱,三个月后可能就变九百文了。
    甚至还会出现把铜钱销熔为铜器,反倒得利更多的情况。
    明朝的制钱有京、省之异,京钱称为“黄钱”,外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