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蓟州,袁崇焕为什么没有尾随追击,而是向南绕道河西务直接去了京师?曲线救国?”
战争并不是说打就能打,说走就能走的。
特别是数万人的大规模会战,光一个阵型都要摆大半天,如果一方不想接战,实际上另一方很难抓住对手。
所以在战、守、走之外还有一种常见的战术选择,就是“拖”。
如果袁崇焕能吊在皇太极屁股后面,那对于深入敌境的建奴来说会非常难受。
按正常情况说,本来就人生地不熟,屁股后又有敌军,这样皇太极就没法肆无忌惮的分兵劫掠补充粮草,饿都饿死他。那皇太极就必须要考虑后路了。
可是袁崇焕却玩了一手迷惑操作。
当然,老袁也不是完全目送鞑子“潜越”,还是出了趟城。
“十三日,侵晨,报奴全军过石门驿,公令马步兵尽出城外列营。营甫定,有奴骑二百余,分四队扎我军之东南,相持两时,并不件贼大兵。公令我发炮,贼闻炮即四队排为一字,忽退去。竟日无一骑复至,使我欲战而无可战。”
张道濬一撇嘴,“你问我我问谁去?督师一介书生,升官又太快,兵事能懂多少?何况野战能打过东虏?不提前进城防守还能怎么办?”
当初老袁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