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我今日批评《三国志》亦是戏文内一出也。呵呵!⑤韦庄、苏轼都有呵呵。
万历十六年,李贽突然削发为秃瓢。
借口是“恶头痒,倦于梳栉,遂去其发,独存鬓须。”
实情是“因家中闲杂人等时时望我归去,又时时不远千里来迫我,以俗事强我。故我剃发以示不归,俗事亦决然不肯与理也。
又此间无见识人多以异端目我,故我遂为异端以成彼竖子之名。兼此数者,陡然去发,非其心也。实则以年纪老大,不多时居人世故耳。”
果然特立独行!
同年,李贽在麻城认识了梅国桢、梅国森等人。也即是梅之焕叔和爹。
梅国桢有个闺女,定了亲但还没来得及成婚丈夫就去世了,于是当了尼姑。
梅淡然不是一般深闺女子,李贽就夸她为“女中丈夫”。他不视淡然为弟子,而是彼此之间称师。
李贽的女弟子不止一位,梅家的大小媳妇以及其他几位女士也同样拜李贽为师。
时人眼中这是“伤风败俗”,自然引起圣人之徒侧目。被人称之为“僧尼宣银”。
李贽仍然我行我素。
他还理直气壮地辩解“我回首一生……心上无邪,身上无非,形上无垢,影上无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