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惠也。”
还有说法,“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然而儒生入医,你能指望他们去干解剖的活?
背几首汤药歌诀就能开门诊,多方便。所以“外治法衰,而汤药法兴。”
外科内化,谈玄说理开始兴盛——你也可以说它是系统科学,很厉害的一门学科。
还有的干脆连阴阳五行都不谈了,看病简单点儿多好,干嘛把理论弄得那么麻烦?
多收集点医方,有什么病到里面一查,按方吃药不就结了嘛。
于是很多二把刀庸医登场了,来个患者就问,“什么病啊?”
患者:“肚疼。”
大夫:“肚疼?好,你等一下啊。”
大夫翻开书,跟查字典似的开始找方子。
“查到了,好几十个方子呢,随便来个吧。得,就选这个了,你回家试试。不好的话,下次来再给你换一个药方。”
这跟谋财害命有什么分别?
当然话又说回来,一种方法治死了就换另一种方法,总有一个运气好的被救活。于是救他时用的方子会被记录下来,医学就这样一点点进步了。
大概这就叫经验科学。
到了明代,医事制度主要分为朝廷的医药机构、宫廷医事制度、地方的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