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应昌,榆林卫人,因父阵亡承荫,嗣为都司佥书,经略杨镐用他为左翼游击。
天启时迁参将,调任延绥;崇祯时累升都督佥事,现为定边副总兵。①后因避而不击、杀民冒功被解职。病卒。
明代营兵有巡抚直辖的标兵营、总兵直辖的正兵营、副将统辖的奇兵营、参将统辖的援兵营和游击管的游兵营。
标兵营相当于文官巡抚的亲兵;武将总兵以下就是所谓“正、奇、援、游”四营。名字不一定是分工,但是也能看出各部侧重。
比如游兵营人数最少,没有固定防区,所以称为“游”;奇兵营是机动兵力,救火队,可以是骑兵也可以是步兵。
明后期,边军体系中本应带领奇兵奇袭的副总兵转变为率领步卒防守截击的角色。
副总兵张应昌也不攻城,就地安下营寨。
李自成派了个老财管家往军营送信。
“流贼下战书么?”
张应昌冷笑一声,“拉出去砍了!”
管家腿一软摔倒在地,“冤枉啊啊啊,小的是良民,良民!不跟流寇一伙……”
早有亲兵上前把他拖了出去。
稍顷,首级呈上。
张应昌这才展开来信——
“你祖你父杀鞑有功,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