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进驻光复的高奴、雕阴、定阳、肤施四县。
他们全都提升职级,统领之前的三万难民,在后世陕北这边土地上,推动农牧结合模式的发展。
至于一些负伤的军卒,和年岁偏大的一些人,则分给他们五十至一百五十亩土地,安排在最南端的漆垣县。
这样也有一片实行小农、庄园经济的区域作为补充,可以形成一条良性的社会流通渠道。
这样,上郡也形成以屯田制为主,配合上胡人部落、汉人豪强和小农经济等多种构成。
具体运作上,张既、苏则建议种植抗旱能力较强的粟,各屯都饲养一定规模的畜群,因地制宜种植果树和可用于开发的树木。
童远对此深以为然。他可不想生搬硬套种大面积宿麦、迁入过多人口,把有限的水源、林木消耗过甚,冲刺打造黄土高坡。
各方面差不多安排好以后,于毒指出了一个漏洞。
那就是高奴县、延水畔,到北边肤施县、奢延水畔,直线距离足足五百里,但是中间没有一个县。
此处若非边疆但也无妨,只是肤施一带肯定要防范匈奴人反击。如果遇到什么紧急情况,恐怕后方支援不上去。
张既等人也突然严肃起来,这确实是一个巨大漏洞,若是匈奴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