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估计距离肤施城,也只剩下几十里路,两天以内就可以进入安全区域。
他们走的这条路,此时被称作汉直道。是离开了延水旁的高奴城后,向东北方向通行,到达走马水与奢延水交界地附近,然后再改道西北,沿着奢延水往西北方向的大城肤施城方向赶路。
在东汉政权逐步退出后世陕北区域后,理论上讲这条道路缺少郡县劳役者的维护,很可能会破败遗失。
但因为它连通阴山与长安、河套与中原,是重要经济动脉,反而在当地及路过的汉胡各族手中,再次繁荣起来。
但是,新西凉军选择了另外一条路,那就是秦直道。
秦直道比汉直道历史悠久,而且更为出名。
在行军方面,它与汉直道路径在高奴以后出现明显差别。秦直道竟然是穿越崇山峻岭,近乎笔直的北上肤施,乃至河套。
换言之,秦直道比汉直道更短,可以完成超越。
秦直道与汉直道产生明显分叉的原因在于,两者的功能、定位略有不同。
秦直道的军事、政治用途比汉直道更加明显,这条路就是为了军队快速转移而设计,所以直接北上,不会像汉直道为了民生和商业的原因,转向东部居民点绕路过去。
这样,走秦直道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