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滁州城西门,是碧涛阵阵的西涧湖,往南则是郁郁葱葱的琅琊山,后世流传千古的醉翁亭记,便是欧阳修于此山醉翁亭内写就。
李延庆一行人先是向南,抵达琅琊山脚,而后转道沿着湖岸西行。
滁州多山,往西过了琅琊山,便是南北走向的关山,清流关就在这关山的正中,把守横穿关山的狭窄过道。
在清流关以及关山通道被开凿出来之前,从江宁府去往寿、濠等州,需要绕过琅琊山以及关山两座山脉,凭空多出近七十里路程。
为了缩短江宁府与寿、濠等地的路程,更好地掌控淮河南岸的州县,已故南唐烈祖李昪于十九年前,在关山中段开凿了一条狭长的过道,并修筑清流关派兵驻守。
清流关距滁州约二十五里,李延庆虽说也想快马加鞭早去早回,但考虑到马匹的耐力与归途,加之有一辆马车随行,必须得放缓速度。
此时军马体质良莠不齐,体质较差的军马一日仅可行军六十里,来回五十里的路程,对军马是一大考验。
约莫一个时辰后,李延庆一行靠近关山山口。
山口处有一队全副武装的周朝士兵巡逻。
瞧见巡逻士兵纷纷握紧了手中兵器,李延庆回头对李石吩咐道:“你领着弟兄们原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