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问道:“泰州之事暂且按下,如今伪唐五万禁军即将北上,扬州城首当其冲,诸位以为该如何布置防守?”
柴贵一听,心知机会来了,当即表态:“依我看,这扬州城还是不守为妙,昨日有探子来报,北面涟州、楚州的唐军皆已南下,想必是要与江宁城的禁军,以及泰州的陆孟俊部合攻我扬州,掐指一算,唐军足有七八万人,我军区区三万,城中粮秣也只能支撑两月,不如退守滁州,此地进可反攻扬州,退可退保寿州,如此我军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柴贵是很怕死,但他的分析却很有几分道理。
扬州就是周朝在淮南地区的一个突出部,北边是南唐的楚州、涟州,东边现在有泰州,南边更是南唐的首都江宁府,可谓是三面受敌。
唯一可以仰仗的滁州,这会偏偏只有三千周军,滁州自守尚且不足,又如何能援助扬州呢?
如今扬州城中的粮草仅可供周军使用三个月不到,前阵子来征粮的行在三司使窦仪,这会还赖在城里,希望韩令坤能匀出点粮草来,供他交差。
可韩令坤并非神仙,又如何能凭空变出粮米来?他若是敢将粮米交给窦仪去交差,第二天军中估计就会有士兵哗变。
监军柴贵提出的撤兵建议,正中韩令坤的下怀,他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