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年雕刻印版的花销,其成本大概连一百文都不到。
足足五十倍利润的暴利!
这还是在原产地开封的售价,若是运到南唐,或是运到蜀国去,那能卖多少钱一套啊?
南唐和蜀国因为偏安南方几十年,读书的氛围比起常年战乱的中原要浓郁得多,不少读书人都携家带口跑去了南方。
若是能在这两国销售这套九经,那将会是天大的利润。
至少得是十五贯起步了。
李延庆心中不停地盘算着,得想个办法大批量地获得这套九经,将书贩到南方去。
虽然此时读书人少,可毕竟还是有个十多万的,谁不想拥有一套没有任何差漏的九经呢?
中国不少诞生于印刷术之前的经典,就是因为传抄来传抄去,其内容是越来越偏离原本。
从前天下读书人要想获得一套毫无差漏的九经,只能去长安城的唐朝国子监遗址,抄写唐朝开成年间朝廷雕刻的“开成石经”。
可这样光是在路上的开销,就远不止十五贯了。
现在有这么一套刊印而成的九经,直接就能贩卖到各地,免去读书人奔波之苦,必定会让天下读书人趋之若鹜,就算消费者少,可利润却极高。
这样一个香饽饽,会不会已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