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求更多的利益时,消极罢工、抵抗命令、甚至起兵谋反就成了常态。
凭什么出身门阀的人生来富贵?凭什么官老爷就能盘剥百姓?凭什么上级军官就能压榨底层士兵?
我虽然只是个士兵,但我也想喝酒、也想吃肉、也想要女人,上边不给的话就先问问我这手上的刀!
唐末的藩镇割据根源就在此,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底层百姓的产出满足不了上流社会的欲望。
在乱世之中,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又不得不依靠底层的士兵来维持统治。
唐末所谓的藩镇割据,除了少数野心家外,大部分节度使都是身不由己的,节度使代表的是藩镇全体士兵的利益。
要归顺朝廷,节度使就要上交赋税给朝廷,一旦上交了赋税,就满足不了士兵们的需求。
满足不了士兵需求的节度使,往往会被藩镇内的士兵们灭掉全家,再推举一个新的节度使上台。
因为发不起士兵的俸禄,被士兵们杀掉的节度使数不胜数。
如此状况周而复始,从唐朝中期开始持续了一百多年,直到五代时期通过战争和屠杀,从肉体上消灭了不少藩镇的士兵,才结束了这一乱局。
唐末闻名天下的魏博军,就历经了后梁后唐两朝的三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