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非常,到了最后,文采有高下之分,对于天下大事的见解,却是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使得那场晚宴,从此成为我儒家美谈,后辈弟子深刻铭记。”
“直至三十年前,卫覃公效仿先贤,但却又不想只拘泥于儒家内部,于是便广邀百家诸子、天下文人,汇聚一堂,并将此宴,命名为‘舌儒’,取舌战群儒、切磋学问之意。”
“从那以后,舌儒学宴,便一直延续至今,悠悠三十载,从未间断过。”
“自老师文昭公位列齐国首辅,奚某接任月桑学宫掌宫之位以来,便一直致力于百家合流,莫要互有芥蒂,闭门造车,共同推进天下大势,基于此念,故每年今日这场舌儒学宴,奚某委实对百家之贤,望眼欲穿。”
“当然,还有不在百家之内,却名声显赫的诸位大才,奚某亦是早有耳闻,早已迫不及待的意欲亲眼一见。”
“承蒙诸位赏脸,今日近乎悉数赴宴,没有到的,只因事物繁杂,无法脱身,奚某只能表示遗憾,无法与君共饮,高谈阔论。”
一连串的开场白结束,奚仲一挥袖道:“话不多说,上第一道菜。”
门外旋即流水似的端进来菜肴,为铜鬲所盛,香气四溢。
每人身前,皆有一份。
学宴学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