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的故吏。
这地方官之中,肥缺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甚至江南诸路的知府一级官员中,他历年主持会试时,取中的门生足足占了六成。观起生平做官、做事,除了中规中矩外加上四平八稳之外,几乎挑不出任何出挑地方。反倒是在做人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所以才能够三朝不倒。
这个人在黄琼看来,就是一个昏官、庸官。别说给他文成的谥号,实际上就连文和,这样最符合他生平的谥号,黄琼都感觉有些糟蹋这两个字了。这样的官员,死后还想着附葬皇陵,也亏得他真敢想。黄琼自认为,对于这样的一个人,自己能做到这一点,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能者上、庸者下,这是黄琼用人上坚定不移的方针。他可以容忍道德上略有瑕疵,但却是有能力、敢担当的人。但绝对不能允许,一个昏聩、碌碌无为,只知道投机取巧的人,占据任何一个高位的。活着不行,就连死后也不行。生前身后的荣誉,是给那些做出贡献人的。
像那位老先生,那样的昏聩而且私心极重的之人,他不会给任何的荣誉。朝廷的文武百官都不是瞎子,哪怕是因为某些原因,还要想着的为那位老先生争取的人。对那位老先生为人和为官,也都是心里清楚的。凡是都讲究一团和气的人,给他一个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