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赏赐这么多东西,虽说一个人数额不算多。可这么多的人,累计到一起就不是一个小数目。秉承着这个观点的,大多数是对朝廷,眼下岁入之艰难了解一些的官员。不过虽说黄琼赏赐的物品,引得西京诸人议论纷纷。但总有那么几只老狐狸,在其中嗅到了一股异味。
在这几个久经仕途的老狐狸看来,赏赐吐蕃人那些物品,不选桂林郡王府名下所出,固然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省钱。毕竟一斤碧螺春的售价,可以买二十斤的六安瓜片。一匹鲁绸的价格,也只有江南丝绸的三成。至于耀州窑的那些瓷器,更是听说是窑主赞助的,更没花钱。
眼下朝廷岁入日益艰难,这位太子爷此举貌似正常。这位太子爷在京中,就被传言极为善于理财。该大方的时候绝对不吝啬,但该吝啬的时候也绝对不大方。从这方面省下一些银钱,却也算是正常。以这位太子爷一向的作风,肯定是做的出来的。这一看,的确是很正常。
可仔细在一琢磨,其中耐人寻味的地方太多了。不过对于那些人心中想着什么,黄琼却并没有太在乎。打发自己那位挂名岳父的借口很多,一句话节省开支便足够了。至于别人怎么想,那自己就管不到了。不过,黄琼没有选择桂林郡府的出产,真正的原因也的确是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