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的鸿胪寺。
号称本朝最穷、最闲,也是最冷的四大衙门。甚至还不如翰林院,或是詹事府詹事都不如。那两个衙门虽说穷了一些,可一个是皇帝身边的人,一个是储君身边的人。穷虽说穷了一些,可一旦熬过来飞黄腾达都指日可待。很多官员宁肯放着六部主事,或是四品知府都不愿意做。
也想方设去这两个衙门,做一个翰林或是一个少詹事。尤其是那些进士及第,所谓正牌子出身的官员。调入翰林院,想的都快发疯了。这个太仆寺看着高大上,实则大部分时间连皇帝边都摸不到。除了几乎所有京官都要参加的大朝会之外,便是连听政与常朝都不用去。
更别提与同样为九寺之中的,管着府库和贸易事宜的太府寺,管着案子的大理寺,管着侍卫御膳的光禄寺都不如。这三寺虽说实权也不大,可架不住肥啊。大理寺每年管着秋决,还有三司会审的事情,一个案子下来便是脑满肠肥。一场御膳下来,光禄寺可以进账多少?
这满天下的人,又有那个敢与皇帝算请客花了多少钱?更别提管着天下贸易的太府寺了。太仆寺正卿这个位置,看起来位高,可做起来实在没有什么滋味。如今这位储君大权在握,动动手指,就能将自己从冷板凳上拉回来。既然这位储君重视民生,就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