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爷,自然是不会理会这些事情的,甚至有些官员将子女之间的争斗,当成了自己与政敌之间的争斗。虽然这些公子哥之间的内斗,还远说不上你死我活。但私下里面在家中长辈变相鼓励,甚至是暗中纵容之下,也是大大小小的纷争不断。
这些所谓的鸡毛蒜皮小事,那些大学士、尚书、公侯们不屑于处理,或是因为某些原因不想亲自出面处理,那么倒霉的自然是下面的具体办事官员了。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一个一品大学士,与一个七品县令、八品县丞之间的差距更大。
那些附郭县的知县、县城、县尉,在别的县可以耀武扬威。可在京城的中书省、尚书省诸位大员眼中的,同样鸡毛蒜皮一样。那件事情处理不好,搞不好就得罪一大片,甚至直接让你的仕途到此为止。
所谓的处理好,也不过是帮着一派打一派。正所谓趋跄倥偬,供亿纷纭、疲于奔命。京城附郭如此,那些集中了大大小小的所谓安抚使、按察使、节度使一类高官路治,其实也是一样的。
只是这些官员,尽管这官当得憋屈一些,但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这些越是在高级衙门集中之地最下面的官员,因为涉及到这些难以处理的事情,他们的耳目和眼睛就越是耳聪目明。尤其是治所还有亲王封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