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后,新成长的一批人中,接过旗帜的,就是李继隆。
此子聪颖,很有脑子,并且在武事上也表现出来了天分。成名最早,还是在开宝二年,刘皇帝出猎,当时年仅十五岁的李继隆,力压众人,收获最多,刘皇帝当场褒奖,并对李处耘说,卿后继有人,家业可倡。
相较之下,郭仪名气没那么大,但本身的才情也算不俗,毕竟是郭威最疼爱的小儿子,从小悉心培养文武艺。而如论圣眷,郭仪也远超旁人,哪怕到如今,郭仪腰上挂的玉佩,还是他在襁褓时,刘皇帝随身解下赐之。
在宫人的引导下抵达垂拱殿时,刘旸也正好赶到,身边还跟着一名英气勃勃的挎剑少年。少年乃是扶风郡公马怀遇,已故蓟国公马全义之子,当初因马全义早逝,刘皇帝伤感,怜马怀遇孤苦,特地召入京,养于宫中。
距今,也快十年了,当初的童稚小儿,也逐渐大了,同皇子们一起识文习武,认真而低调,如今在太子刘旸身边当侍卫。
“参见太子殿下!”见到太子,三个青年俊杰,一齐行礼。
刘旸也是那副谦和的表现,脸上带着笑容,快步上前,扶起三人,道:“元显、霸图、子美,快快免礼!”
“谢殿下!”几个人也算是同龄人,此前也是有所交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