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怕蓄奴之风,波及大汉,殃及国民,伤害根本,并且助涨豪强实力,危及皇权与朝廷。
二则是心中的那点排外心理的,刘皇帝统治下的大汉,虽然号称海纳百川,包容诸族,但也要分何文何种的,有的人在刘皇帝看来,连做大汉奴婢的资格都没有......
另外就是,真得考虑,再过二三十年,大汉还会为人口不足的问题头疼吗?
这已经不是当年国贫民寡的时候了,对人口的渴求也没那么严重,再加上国家整体运行良好,一点小问题,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何必求变。
当然,对刘旸的满意则在于,就冲此事,冲这道政策,能够看出,大汉的太子,并不是个迂腐的人。这一点,显然更令刘皇帝欣喜。
刘旸等候着吩咐,刘皇帝思索一阵,终于给出答复:“你们筹谋此策,想来也是开动脑筋了,直接否了,便辜负了你们的心思。
这样吧,可小作尝试,不过,需以官府主导,置为官奴,开矿、修路、职田、俸田,所缺之人,就照此法解决。
先看看成效!”
停顿了一下,刘皇帝又抬手指示道:“拟诏发往安南,此事,既然是赵匡义率先提出,就让他就地着手操办吧!枢密院也去一制,必要的时候,让当地驻军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