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的。
然而,负责上京安危的,是萧海漓。临变之际,都能积极应对,采取果断措施,扑灭阴谋,保住上京,在这种情况下,又哪里是耶律喜隐所能得逞的。
耶律喜隐受阻于上京城下七日,里应外合的计策在萧海漓严密强势的控制下,宣告破产,至于强攻,则更没有成功的可能了。
叛军中,也不是没有能人的,在这种情况下,耶律喜隐听取建议,开始广派使者,联络契丹诸部,散布流言,并鼓动厌战部族对辽帝耶律璟的反抗情绪。
在汉辽鏖兵的时间内,契丹国内贵族、部民,也确实受到了极大的损失,累积着怨气,再加上那些真假难辨的消息,耶律喜隐又举着“述律后”的大旗,又把其父耶律李胡也给请了出来,还有那么多王公贵族做臂助,还是迷惑了不少人,投靠耶律喜隐。发生在临潢府南面的奚人动乱,也是耶律喜隐挑动的结果。
在耶律璟领军回返之时,耶律喜隐在上京临潢府的实力不断扩充,几乎完全控制其周边,断绝其交通,想要迫降。然而,萧海漓不识时务了,始终坚守,安抚控制,靠着完备的防御,充足的粮草,以及耶律璟留下的精锐军队,牢牢地守住辽都。
在萧海漓看来,耶律喜隐心浮气躁,志大才疏,为一己之私,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