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榷。以如今大汉朝廷的局势,根本没有杨邠专权的土壤,其也没道理那么嚣张。
李业所告,大部分都是夸张之辞,只是他被杨邠欺负得惨了。从一开始,杨邠就不同意李业当宣徽使这种御前要职,及其迁拜,更是藐视,看其不顺眼。在他秉执国政之时,李业在其面前,当然只有吃瘪的份儿,根本不容其插手国事。
而李业,一向受太后疼爱,受不得委屈,告以李氏。但外廷之事,李氏也不好贸然插手,只是默然,让李业低调些。最大的靠山不给力,李业也只能憋着,一直等到刘承祐还京。
事实上,李业有一点倒误会了杨邠,他的职权被侵,实则是有刘承祐暗中嘱意的。刘承祐自己,也不放心李业,以其为宣徽院使,也只是给李氏面子。
当然,刘承祐西巡的这段时间,东京朝堂确实不怎么安稳,西京的事情,同样牵动着东京的政局。消息不断东来,尤其是苏逢吉下狱后,便人心浮动起来了。
而杨邠,也确有揽权之举。他与苏逢吉历来不合,苏逢吉的倒台,让他意外之余,也窃喜。在东京,罢免查办了大量职官,都是苏逢吉的党羽,那些人,党附苏逢吉,大部分都是些坏吏。
事实上,也是刘承祐打算清理的,杨邠这倒是做在了刘承祐前头,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