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能上,要求还是蛮高的,且不提品质私德,至少在治政理务的能力上,是绝对达标的。
而刘旸好奇的,是这批人中,来源如何,成分如何,其中又有几人是赵普的人。目光中,也不由带上了一丝审视的意味,默默扫了一圈,待见到一人,眼神微亮。
很快,刘旸收回了目光,冲赵普笑道:“不耽搁赵公了,且引他们觐见吧,我先告辞了!”
“是!殿下慢走!”赵普淡然揖手:“恭送殿下!”
交错而过时,刘旸稍显刻意地冲人群中的那人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明显对此人另眼相看,并且成功引起了同来官僚们的惊疑。
当然,赵普也注意到了,却没有一丝一毫的讶异,很是平静。被刘旸眼神招呼的官员,三十岁上下,面长而瘦,气质鲜明,感受到太子殿下释放的善意,也不禁动容。
此人穿着一身绯色官袍,正是与太子刘旸颇有渊源的张齐贤。此前,在衡水任上,张齐贤颇有建树,尤其北伐期间,在率领治下吏民,供馈前线之事上,尤其突出。
凯旋之后,朝廷总结北伐功过,论功行赏,自然把军官民都囊括其中,张齐贤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升迁,调任河北道沧州长史。如今,这还不到一年,便又有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