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新建成长沙学宫正式建成,
以庞德公,司马徽,蔡琰,王谦,韩暨,和洽,杜袭,赵俨,繁钦等一众五经从事入驻学宫,并分别开始在长沙郡内的各县各乡招募文字抄手,开始正式抄录蔡邕送来荆楚的那两万四千卷的典藏。
而所有的五业从事,在平日里除了教授学经的学子们正常的课业外,并也开始着手编纂《汉记》,并拟定《后汉书》的大纲。
刘琦肃然不负责这当中的具体事务,但他目下却是长沙学宫的主监,也就相当于是挂名的校长。
而刘表在襄阳学宫亦是一样。
山阳刘氏定下规矩,从今往后,凡入荆楚学宫之人,在名义上,皆属刘氏学子。
如此一来,今后凡是在荆州境内入官方学宫之人,便都算是山阳刘氏的门生了。
若是在清平盛世,门阀士人对此肯定是不屑一顾。
依照目下的情况,荆州诸郡县的士人学子们若是不入襄阳学宫,又能去哪里呢?
长安太学已毁,入朝为官的制度源头被破坏了,经学士子们得出路何在?
观荆州学宫,不但有庞德公,宋忠,綦毋闿,司马微等名师的名头坐镇,更兼刘表目下却有假节之权,七郡大小官吏首长皆由其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