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王林去申纺集团的其它几家工厂转了转。
在这些工厂里,他看到的情况,和五厂基本差不多,有的完成了清理工作,有的还在进行。
让王林感到心情格外沉重的,还是纺织工人的分流。
这是一个无解的结, 只能慢慢消化。
王林要盘活的是企业,如果把全部工人照单全收的话,那新成立的公司,和以前的申纺集协和又有什么区别?
几十万人的集团公司,就算王林是重生者,他也回天乏术, 想不到办法来安置他们。
时间已经来到1991年,这一年, 申城正式职工的工资, 已经涨到了300元左右。
一万个工人,每个月工资就要发300万。
王林的爱秀集团,现在有三万多职工,每个月的工资就要发出去一千万,每年就是1.2亿元人民币。
十万个工人,每个月就是3000万工资,每年光是工资就要发差不多四个亿!
这样的人工成本,在九十年代初,放在全球范围内比较的话,还算比较低的。
只要算一算工资、开支, 就知道申纺集团55万工人,为什么难以为继了。
王林现在要做的事情, 是盘活整个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