壕,通过交通壕转运受伤士兵,补充武器弹药准备继续作战,阵地上充满了忙碌的战争氛围。
山顶高地防御线分为三层;
第一层就在山脚下,由战壕和铁丝网组成,是双方激烈争夺的焦点,在一天半的激烈战斗中,曾经两次被敌人占领,然后又被段祺瑞组织突击队反击了下去。
第二层在山腰部,从海拔120米到200米间,修建了几座钢筋混凝土碉堡,其间有战壕相连接,驻守着一个营440余名士兵,配备7挺重机枪,四门60毫米野战炮,是防御的要点所在。
只要山腰阵地能够坚守住,敌人在山脚阵地就站不住脚跟。
最上层的是山顶阵地,这里是整个雪山镇防御要害之地,全部8门95毫米澳洲小姐火炮,4门60毫米野战炮,十余挺重机枪(含缴获)配置在这里,段祺瑞最宝贵的炮兵营和最精锐千余名士兵全都部署在这里。
山顶高地是雪山镇防御的重中之重,这里占据着地理的制高点,能够清楚的俯瞰整个雪山镇,丢掉了这里也就等于输掉了整场防御战,只能被迫退入深山中打游击了。
所以段祺瑞在这里陈列了2000余人的重兵,所有的8门95毫米火炮和大部分重火力,据险死守。
雪山镇里放了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