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澳洲风云1876 > 第124章技术合作
船厂的第三项重磅级合作,就是由红山钢铁厂提供低于市价一成合格的船用钢板,用于抵消相关费用。
    也就是说
    红河谷与霍瓦兹海军造船厂实质上是易货贸易,一方输出技术和先进产品,一方输出船用钢板,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李福寿当然乐于见到这样的局面,因为红山钢铁厂的船用钢板至今尚未打开欧洲这个最有利可图的出口市场,此项协议可谓是破冰之旅,意义重大。
    不单纯对于红山钢铁厂,红山造船厂意义重大,而且对于19世纪联合航运公司同样意义重大。
    为何这么说呢?
    在澳洲直达欧洲的跨洋贸易航线中,澳洲输出的不管是羊毛还是纯羊毛毛线,优质炼焦煤这些大宗货物,都是典型的轻质物资,即便压成大包,5000吨的轮船也装不了5000吨的货物,原因是舱容不够,堆的太高影响远洋航运安全。
    海上的狂风巨浪一来,连货船都给吹翻打沉了。
    至于牛奶糖,奶粉,罐头什么的农牧产品,一来数量少,二来也仅仅是普通货物,节省不了舱容。
    船用钢板就不同了,在舱底压上十几层钢板,上面再装载大包纯羊毛毛线,或者其他货物,既安全又能多满载货物,搭配起来运输等于纯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