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手艺好也耐穿。可这么长时间也撑不住,凑合着能穿,但也处于时刻报废的状态中。
还有一双棉鞋是把从家带来的旧的那双拆了换了鞋底补了一点棉花做的,这点棉花还是拆开棉衣的袖子取了一点。
反正身上不冷,那胳膊冷一点也没关系。
原主在日记里把这些生活小技巧都记下来,连带着在这过程中谁帮她缝了几针,谁借了她块巴掌大的布头都要记录,等着之后还了人情就再写‘已还’二字。
苏敏刚来的时候还觉得原主活的太仔细了,这么点事情都要这样清楚的记下来。
可生活了一段时间,苏敏才发现巴掌大一块布头在这个时候都是大资产,它可以让你破了的衣服打个补丁继续穿。
苏敏刷新了对贫穷的认知。
看原主的记账本,她就算省吃俭用,一块肥皂用了一年半,一管子牙膏用了一年,铅笔也用的实在捏不住了再换,可也没攒下多少钱。
这还是他们公社富裕,苏敏的工分队长给的也高。
四年时间,原主所有的积蓄也只有七十来块钱。
可这是因为原主有七个工分,相比其他女知青每天多记一个工分,算下来一年比别人多十块钱左右,四年也就是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