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神星一战后,
IMC和反抗军的大部分战斗都从太空转移到了地面。双方都不约而同的对原本的泰坦进行了升级换代。
原本的泰坦如果需要提升防御力,那就要加装厚重的装甲,或者更换更加昂贵的稀有金属材料制造泰坦外壳。
可是这还是治标不治本。
身手敏捷的铁驭依旧能爬到这些实验泰坦头上,拆掉它的散热罩,从泰坦内部结构发起攻击。
于是乎泰坦制造工程师们将目光盯上了太空飞船使用的硼制涂层材料。
这种特殊的材料在通电之后,能够在其表面产生特殊的能量力场,用来抵御太空中各种防不胜防的小陨石。
被攻击后也只会减少电量,而不会出现机体受伤
最重要的是,铁驭们再也无法徒手突破这种材料来攻击散热罩。
但是为了满足额外的能量需求,泰坦得加装额外的电池。
有了额外的电池辅助后,泰坦的核反应堆也不需要太大的功率输出,就可以减少散热系统的结构布局。
一环接一环下来。
量产型的三代泰坦终于上线,
一台轻装甲的泰坦骨架,加上硼制涂层制成的外壳,让制造成本泰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