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己毕竟比他年长许多,而且又在老师这样名满天下的大儒跟前学习了将近二十年,却要在一个跟自己儿子年纪相仿的少年人面前俯首,这让他很有些不忿。
但是在全程旁听了自己老师和沈墨的交谈之后,他的那些不忿和抵触不知不觉间都没有了。
这个少年人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做有志不在年高的道理,自己是远远不如的。
所以,他来到沈墨面前恭恭敬敬地行礼道:”唐端笏拜见沈总镇,总镇少年英雄,风采实在让人折服。若能为总镇驱使一二,是我的荣幸。“
沈墨自然不会失礼,也还了一礼,笑盈盈地扶起唐端笏道:”唐先生若能助我,那更是我的福气。“
两人相视一笑,气氛更加融洽了。
既然来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沈墨就提出了告辞。
王夫之虽然还有点意犹未尽,还有许多问题想跟沈墨继续探讨,但是也知道沈墨公务繁忙,只好作罢。
双方约定,三日后沈墨派人来接王夫之下山。
虽然王夫之很想明日就下山,但是他这些年编写整理的文卷不少,这些整理起来都需要时间。
沈墨看着王夫之遗憾的神情,拱手笑道:”日后要劳烦姜斋先生的地方还